保險合同
LOGISTICS FIELD警惕!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陷阱”(一) |
廣東解治律師事務所 發布時間:2015-07-22 |
投保時未明確告知,事故發生后拒絕賠償物流企業已經為車輛投保了相關的保險,但在發生事故后,向保險公司進行保險理賠時,保險公司有的時候會以保單的某條款約定此類情況不予賠償為由而拒絕賠償或要求減輕賠償責任。對于保險公司指出的免責或減輕賠償責任的條款,很多投保企業都很郁悶,因為在投保的時候,保險業務員并沒有對這些免責的情形進行明確告知,而是在事故發生后才以這些理由拒賠,投保的企業或司機認為這明顯的不合理。 在實際中,掉入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陷阱”的人不在少數。 【案情簡介】 A公司給本公司的拖架車購買了第三者責任險和交強險,投保時保險業務員并沒有提醒A公司注意合同中的免責條款,僅要求公司將車輛的行駛證傳真到保險公司,然后把所投保的險種和保險限額告訴業務員,然后由保險業務員報價給公司,要求公司將保費匯入指定賬號。公司匯款后,保險業務員把保險單、保險費發票一起帶給公司,但同時還拿了一份投保單要求公司蓋章,也沒有說投保的內容和性質,僅說這是保險公司所要求的手續,公司沒有考慮太多就在投保單上蓋了公章交給業務員帶回。 后A公司名下某個司機在駕駛拖架車輛時,撞到了行人,根據交警部門的核算,公司賠償給傷者各項費用共計30多萬元,公司賠償后向保險公司索賠,保險公司要求除了提供以前進行保險理賠的資料外,要求企業還要提供司機的營運資格證,發生事故時,這個司機的營運資格證正在換證,所以無法提供,保險公司就以條款中的規定“駕駛人駕駛營運車輛未取得有效資格證件”為由,拒絕賠償。但A公司認為以前進行保險理賠從來不需要提供司機的營運資格證,現在以這個理由拒絕賠償不合理。保險公司的解釋是保險條款中有這樣的約定,以前不用提供是沒有特別要求,現在公司進行了特別的要求,所以必須要提供。但A公司認為,如果保險公司有了這樣的特別要求,投保時保險業務員就應該明確進行告訴企業,這樣公司就會讓司機在換證之前可以暫時休息一下。保險公司拿出投保單,說在公司投保前已經把保單中應注意的事項,尤其是免責或減輕賠償責任的條款告知過公司,公司還在上邊加蓋了公章進行確認,那么就已經事先提醒了公司,公司還愿意投保,所以出了問題保險公司就有權利不賠。 【法律分析】 且不論上述案件中,保險公司這樣的認定是否合理,單就法律規定的,對于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的提示義務與告知義務保險公司都未盡到。 保險合同屬于格式合同(“格式合同”是指當事人為重復使用而預先擬訂并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根據我國《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采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請對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背恕逗贤ā吠猓瑫r《保險法》第十七條第一款也明確規定“訂立保險合同,保險人應當向投保人說明保險合同的條款內容!钡谑藯l規定“保險合同中規定有關于保險人責任免除的,保險人在訂立合同時應當向投保人明確說明,未明確說明的,該條款不產生法律效力!倍,針對何種情況下才屬于“明確告知”(保險公司的慣常做法就是在條款中用黑體字加粗,就認為是盡到了明確告知的義務),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保險人對投保人所負說明義務的答復(法研[2000]5號)規定,“‘明確說明’是指保險人在與投保人簽訂保險合同之時,對于保險合同中所規定的免責條款,除了在保險單上提示投保人注意外,還應當對有關免責條款的概念、內容或其法律后果等,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向投保人或其代理人作出解釋,以使投保人明了該條款。 綜上可以得知,保險公司對保險合同的內容尤其是免責條款,在公司投保前,就負有提示并明確告知的義務,而且這種告知還不僅僅是把條款給公司看,而是要把免責或減輕賠償的部分,由保險業務員一條條的以投保人能夠理解的語言解釋給投保人聽,讓投保人知道后再選擇是否愿意投保。如果保險公司沒有盡到明確說明的告知義務,則該免責條款無效,被保險人可以據此要求賠償。前述案件中,保險公司在A公司投保時并未詳細告知A公司免責條款的內容,而是在A公司已經繳納了保費,并出了保單,雙方已經形成了保險合同關系后,才讓公司在補蓋了一份投保單,這種做法是明顯違反法律規定的,所以A公司有權要求保險公司賠償。 【律師建議】 廣東解治律師事務所溫馨提示:企業在付費購買保險前,可以要求保險公司提供投保單,并要求保險業務員對投保單上的條款內容進行清晰、詳盡的解釋說明,如果未對免賠的情形在投保前進行明確說明,那么保險公司以后是不得以保單條款中所約定的免責事由拒絕賠償的;若保險公司的業務員未能在投保前進行明確說明,那么企業在付費后,千萬不要在投保單上簽字蓋章,這樣即使以后發生糾紛保險公司也無法證明其盡到告知義務,免責條款就不會被適用。同時也建議保險公司在投保前就出具投保單并盡到說明義務,以避免發生此類不必要的糾紛。 |